文章出處:展藝文化
作者:小展
關鍵詞: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
閱讀量:
發表時間:2021-06-25
導讀
近年來,學校文化的推廣和建設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。當然,在不同的學校和不同的校長眼中,學校文化的概念會有很大的不同。有些人認為學校的"裝修"很美,走廊里充滿了學校文化建設;另一些人則認為已經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。當老師和學生聚在一起大聲呼喊的時候,也…
近年來,學校文化的推廣和建設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。
當然,在不同的學校和不同的校長眼中,學校文化的概念會有很大的不同。有些人認為學校的"裝修"很美,走廊里充滿了學校文化建設;另一些人則認為已經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。
當老師和學生聚在一起大聲呼喊的時候,也是學校文化的建設;有些人認為學校不需要文化建設,樸素是真的。
多年的學校文化教育設計,多年來積累了一些經驗,也見證了學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許多問題。下面,我們來談談學校文化建設中常見的問題,如何避免這些坑呢?
1.把裝修當學校文化
這個問題是我們做學校文化設計中最最常見的。我們往往接到學校校長打來的電話,說要做學校文化設計,一問要做怎么的設計,有什么想法。校長就開始侃侃而談了。從學校走廊的打造,談到學校教室的布置,不一而足,完了詳細問使用材料,價格等等。
這個時候,展藝小編通常聽校長說完之后,會弱弱地問校長一句,您確定是做裝修而不是做學校文化設計嗎?
在我們看來,裝修在學校文化的建設中,是一個末位概念。什么意思呢,我們認為一所學校的每一處布局、每一個裝置的擺放,都要在學校整體文化的打造上,屬于外顯的范疇,而內在的學校文化理念才能引領整個“裝修”工程。
好吧,確切地說,我們不打“裝修”的工。
以我們最近的一個文化設計項目為例。
武漢光谷第五小學,是一所光谷片區的重點小學。
中國傳統文化中“五行”的精神內核是平衡和和諧。光谷五小在遵循教育機構的基礎上,根據“學生素養”的要求,確立了身心健康、人文情懷、學習能力、有效交流和創新意識“五行”核心素養體系,分別對應傳統五行中的“土、火、水、木、金”。
由傳統五行我們進行了新五行推導,并提出了“五彩夢 潤童真”的校園文化slogan。新五行核心文化基礎理念“和諧”為“新五行教育”的內核,體現為師生發展、生生發展、師師發展的和諧,與他們的和諧相處,力求發展。校方聽到我們這樣的提案后,立馬眼前一亮。
新五行核心文化的深層拓展: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,著重培養學生“弘毅”“熱情”“生長”“包容”“厚德”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。
另外一個校園文化設計案例
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的一所重點中學,我們在給這個這個項目做學校文化建設,在前期做完理念提煉后,我們對其項目進行色彩定位。以《色彩心理學》原理為基礎,從直覺、感情、記憶、思想、象征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,推導出以卡其咖色、綠色為主打色系,配以藍色、黃色、寓意著憑借穩重、強韌的內心,帶著對未來的希望,爭取獲得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說過,象征學校蓬勃發展,激流勇進的決心。以不同的色彩象征,在潛移默化間,引導觀學生情緒的變化。
所以,我們談學校文化建設,往往會規避“校園文化”這樣的字眼,因為在我們看來,校園文化給人的印象更多停留在校園環境的打造上面,屬于工程裝修的概念,跟學校辦學理念的聯系非常淺或者沒有聯系。
例如我們經??吹揭凰鶎W校,從進校園開始,就有假山、有長廊、有噴水池、有花園……可能零零散散的“景點”少則五六個多則十來二十個,可惜看到的這些“景觀”既沒有關聯,也沒有教育性,只是想起來擺一個東西在那里而已,意義并不大。
我們要重視這樣一個觀念,即沒有教育內涵的環境打造是死的,不靈動的,沒有生命力的,我們在打造學校環境的時候,必須去思考環境與教育的關系。
我們做學校文化設計,首先要從辦學理念和學校的制度文化建設談起,為一所學校立魂,這是一所學校最根本最核心也最獨特的東西,其次才是“裝修”的事情。
2.學校文化建設中“無人”
從辦學理念上的“無人”到學校環境建設的“無人”,這類學校真還不少。
為了應付教育局的檢查,學校請一些設計公司或者老師們自己提煉一些高大上的“校訓、學風、校風……”擺在學校大門口,既引不起學生關注,學校領導、老師也不會記得。
按理說,校訓、學風、校風……這一系列的內容主要應該從學校的辦學理念而出,會讓人記得非常牢才對。出現上面的問題說明什么呢?
說明一所學校不僅沒有自己的理念,而且辦學者也從來沒有去思考過一所學校的教育目標、辦學目的等根本性問題。
我們很難想象,這樣的學校會是一所好學校。學校文化建設中的“無人”現象,體現最集中的還在于,學校辦學者從來沒有站在兒童的角度思考問題。我們看一所學校的文化建設是否優秀,首先應該看到這個文化是否是“有人”的,特別是有兒童的。
第一,我們看學校的理念,是否完全是站在教師、或者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,而忽略了學習的主體“學生”?
例如,有的學校用“文明、和諧、道德”這樣的字眼作為學校文化的關鍵詞,顯然是不恰當的,一方面這樣的詞語并不適合中小學生的接受程度,很難記得住,也很難去應用,另外一方面學生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很難跟自身的學習和生活相連接。
第二,我們看一所學校的環境景觀打造是否優秀,也主要觀察這些景觀設施是否符合兒童的需要,是否站在兒童的立場。
例如,有的學校在校園里花巨資打造一些雕塑、浮雕等等,看起來歷史厚重,學生既感到冰冷又完全看不懂,缺少互動性和參與性,這樣的景觀很明顯就是為領導、為成人自身的需求打造的,不適合兒童。還有的學校,寫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法字體詩詞歌賦,看起來古樸又有藝術感,孩童卻沒有辦法認識這些字體和參與到理解中去,從環境建設上來看就是相對失敗的。
3.教育個性掩蓋教育共性
有的學校做學校文化,就努力找人挖掘學校的歷史、遺產,從地域、名人、辦學特色等入手去探尋文化基因,最終形成自身獨具標志的特色文化。
這個方向本沒有錯,但是,真正的問題的又出現在哪里呢?簡單點說就是太有“特色”了!“特色”過度。這個“特色”過重,以至于太強調教育的個性,而忽視了教育的共性問題。
例如,有的中小學以當地有名的“太極拳”、“中草藥”等等作為辦學特色,還有的主打“詩歌”特色等等……我們知道,一所學校如果開展“太極拳”、“中草藥” 、“詩歌”等課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,我們還會夸獎這樣的學校精神開放,能夠給到學生一些素質教育。但是,如果學校要求人人都踢足球,人人都打太極,人人都背詩寫詩,這是不現實的,也是很殘忍的,我們不能因為學校所謂的特色,就要求人人有義務去順服這樣的“特色”。
教育有共性,學校有特色,這并不矛盾。我們在做學校文化設計的時候,要更多地站在兒童的立場去思考教育的共性問題,特別是對于中小學兒童教育來講,共性是大于個性的,在看重個性的基礎上,我們會更加強調教育的共性問題。
例如,我們給通山高級實驗中學做學校文化設計。
通過梳理通山縣實驗高級中學的發端、起源和愿景,可以清晰地看到通山縣實驗高級中學的血脈里流淌著精進、向上、通遠、達觀、致志的血液,擁有|“山峰精神、云海胸懷,富水柔情”的地域文化共性。由此提煉出的學校核心理念“通達 致志”。
“通達”,實現山”與“云”相通,虛實結合,形神皆備,一動一靜,一變化一篤定。通達,是以通山為起點,通遠達觀、通時達變,成為“通才”或通人達士,從而達到通達天下的志向。
“致志”,通過學習“山峰精神“,篤定心志,格物致知,踐行真理,永攀高峰,從而擁有云海胸懷和實現“凌云之志”。
“通達致志”,巧妙地融入通山之名,并站在通山歷史、人文、自然特色的高度上,準確分析和歸納出學校的文化屬性、精神屬性和教育理念,在此理念的引領下通山實驗高級中學,必將成為通山乃至湖北別具一格的學校。當我們把“通達致志”這4個字作為核心推導理念送給學校,果然,學校老師和領導一聽這個詞,就非常滿意,看似簡簡單單的四個字,背后是非常深遠的教育、文化、哲學層面的思考和理解。
4.理念與行動脫節
最后,談一談學校文化設計的理念與實施層面的問題。
造成學校辦學理念與行動脫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。
一方面,是一個理念不足以成其為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,不具備整體統籌性,也就是理念本身不具備領導力;
另一方面,理念華而不實,走“務虛路線”,與行動層面的聯系實在太遠。
當然,還有一個人為層面的原因,比如學校的執行團隊,實在不能領會理念本身的含義,導致理念與行動脫節,這個經過一定的培訓和講解,基本上是可以消除的。我這里主要說說前面兩個問題。
理念本身不具備領導力。
比如,如上述,如果一個辦學理念僅僅具備教育個性,那么就不能引領教育共性的發展,學校的整體工作就會與理念脫節。
又比如,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僅僅是“團結 進取”這樣的詞,很明顯它的教育關聯性就比較差,對于學習而言,我們不可能只去強調團結或者進取,學生更重要的獨立思考的能力、積極的行動力這些都不能忽略。相信一個稍微有點理想想做點兒像樣的教育的教育者,都不可能僅僅為了培養“團結”或者“進取”的學生而努力。
理念華而不實,走“務虛路線”。
經常會發生這樣一種情況,當我們走進一所,映入眼簾的就是幾個大字,例如“為中華崛起而讀書”、“為未來而教”等等口號,再一了解,其實學校的各項行動制度,課程建設等等都與這些口號沒有任何聯系。辦學者一方面并沒有深入去思考這樣的理念與學生、與教師、與教學、與課程的聯系,另一方面著實沒有能力找到這其中的聯系。那么,這些口號實際上就沒有一點用處,給學生的心靈帶來不了什么滋養,當然,教師從中也得不到什么教育熱情和力量。
我舉一個理念與行動合一的設計案例。
武漢市天才寶貝幼兒園,我們在設計的時候,結合園方的要求,我們主要考慮到“玩”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,于是把“來,我們一起玩”這樣一句核心辦學理念給了園方。
拿到這個詞,章園長就感慨說,為啥這么簡單的幾個字我們就想不到呢。是的,不僅很難想到,而且在行動的制度建設層面,我們還給出了許多指導,我們建議園方,幼兒園在組織行為層面的建設都要圍繞這個核心辦學理念來。
例如,我們建議,幼兒園的課程一定要是以“玩”的形式來呈現,在“繪本中玩”、“在游戲中玩”、“在自然中玩”、“在科學中玩”、“在藝術中玩”等等;
比如在環境景觀設計層面,我們就建議一條幼兒園一個彎折梯形安全走道,就叫“在愛中玩”,完全沒有必要花錢去拆掉;
又比如在管理制度建設中,我們覺得現代管理必須要“玩”起來,以一種輕松活潑的方式來進行,“玩轉”管理,即讓管理游戲化,讓工作變得好玩……
總之,理念與行動不能脫節。
以上是展藝小編粗略談了文化建設中以上的一些問題,還有許多方面,以后繼續聊。
學校文化設計,其本質就是為學校立魂,立魂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,需要一一代人,甚至幾代人的努力,才能將理念逐漸化為一所學校的血液,這是一個傳承的過程。
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,觀念的力量,慢慢來!
【展藝文化】服務包括校園文化定位,校園文化環境規劃,學校品牌設計,大型校園活動策劃,學校招生形象設計等一系列文化建設服務,公司憑借專業的文化顧問團隊和美院設計團隊已為超過300所學校提供學校文化建設服務。如您對我們業務有興趣,歡迎來電咨詢 139-7114-4400。